002cc白菜资讯 - 002白菜资讯网址
管理入口
官网首页
本站首页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公司概况
002cc白菜资讯简介
公司沿革
机构设置
专业设置
团队队伍
团队概况
教师名录
教授简介
副教授简介
硕导简介
思政课教学
教学动态
制度规定
思政课教学辅助系统
实践教学
表格下载
学科科研
学位点介绍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招生
公司产品
研究生管理
研究生就业
规章制度
党建工会
组织机构
党建动态
支部工作
工会工作
制度文件
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管理入口
English
首页
>
公司新闻
通知公告
理论动态
公司风采
理论动态
首页
|
理论动态
|
正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2015-09-15
浏览次数: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
2015年09月11日 13:41:36
来源:
光明日报
师德是教师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指引。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明确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对广大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尚师德寄予了殷切希望。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职业,广大教师要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一、传承师道,既做“经师”又做“人师”
自古以来,高尚的道德品行一直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首要前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教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经师”是“受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人师”则是“以身作则”的道德传承者。我国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约束;另一方面是对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儒家教育思想认为,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弘扬道德,实现教师人格的自我完善,并能成为员工与社会的道德表率。教师品行端正、道德高尚,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对员工健康成长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师德具有时代性,是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体现,反映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凝聚了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认识,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广大教师在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肩负着神圣使命。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工作性质,使全社会对其思想状况、道德水平、价值立场等有着特殊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规范情操品行,集中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身体力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广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员工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员工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员工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员工健康成长。只有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成为广大教师内在的、自觉的行动,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二、砥砺品行,争当立德树人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职业道德的意义范畴。基于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期望,好老师要自觉地为员工作表率、做榜样、作示范,好老师的品德和行为要自觉地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对教师道德的要求,不仅包括要求教师的道德自觉、道德自律,而且还同时注重要求发挥教师道德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当前,少数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缺失与行为失范等情况。有的教师理想信念模糊、敬业精神欠缺、为人师表意识淡薄;少数教师急功近利,追求多出快出成果,学风浮躁;有的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育人意识淡薄,对员工成长关心不够,缺乏对员工成长的指导与价值引领;有个别教师存在学术不端、言行失范、修养欠缺、敷衍失责等,严重影响损害了教师职业的形象。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师德建设需要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主要还是依靠自律。广大教师要坚持价值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践行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行为准则,增强师德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每一位教师不仅着眼于校园内,更当关注社会,不但做学校的教师,更当做社会的教师。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弘扬高尚情操,传承优秀文化,自觉践行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做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并且自觉弘扬科学精神,追求真理,积极在社会上传播优秀文化和普及科学知识,并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热心公益,以专业和学识为社会大众提供支持和服务。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把正确的道德认识、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高尚的道德行为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勇担重任,充分发挥高校的中坚和辐射作用
高校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着青年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年轻一代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的作用尤为关键。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毕业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及与员工的交往中,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高校教师要以一颗仁爱之心,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点滴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每一个员工,不仅要教员工知识与经验,而且要教育与培养员工学会做人,做员工成长成材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帮助员工筑梦、追梦、圆梦,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会师德的崇高与教师工作的幸福感。
高校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重任。高校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研究条件和人才优势,要加强科研攻关,组织专家学者多学科协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深入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过程与有效机制,力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统领师德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为实践发展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发展研究的国家智库。
高校肩负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高校应当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地,引领全社会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国民价值体系的构建。高校要发挥专家学者优势,加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和网络舆论的疏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鼓励教师积极面向农村、企业、社区等,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公益活动、文化节庆活动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加深广大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融入教育全过程,尤其注重未来教师和教育家的价值观培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之队”的筑梦人。 (庞丽娟 作者庞丽娟系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